營養5標示 你,看懂了嗎?
營養專家提醒你,健康和減重要從讀營養標示開始,且要看清營養標示是以整份食品或以100公克計算。
記者邱德祥/攝影
【記者李樹人/台北報導】
覺得市售食品營養標示像天書嗎?至超商量販店買東西時,可別得太偷懶,只看食用期限,而忘了仔細察看「營養標示」上五大標示,這小小數字對身體健康可有很大幫助。
現行衛生署「每人每日建議攝取量」是以一天2000卡為基準來計算,適用於輕度活動量的成年男性,例如長時間坐辦公室的上班族。
在這樣的熱量標準之下,建議一個人每天攝取蛋白質60公克、脂肪55公克、碳水化合物320公克、鈉2400毫克、飽和脂肪酸18公克、膽固醇300毫克、膳食纖維20公克等。
一般成年上班族女性,一天建議攝取熱量則是1600至1800卡,相對地,各種營養素的建議攝取量就應少一點,這樣才能吃出健康。
首先,看食品飲料的總重量,營養標示的基準是以100公克(毫升),還是以份數為基準,例如一瓶500CC豆漿,每一百毫升(CC)熱量為62大卡,喝一整瓶總熱量就要乘五倍,就有310大卡。比一碗白飯180大卡的熱量高出許多。
除了熱量之外,一般民眾比較容易忽略的鈉、脂肪、醣類等營養成分,也可以透過營養標示中的數字,計算是否攝取過量。
台北馬偕醫院營養課組長趙強表示,脂肪、蛋白質的攝取量計算較為簡單,大約每一公斤體重所需攝取量為一公克,體重60公斤的成年人,脂肪、蛋白質每天攝取量不宜超過60公克。
至於鈉方面,趙強表示,1000毫克等於一公克,一公克鈉等於2.5公克食鹽,如以2400毫克計算,每天食鹽攝取量應低於七公克。
除了熱量之外,怕胖的民眾還需注意碳水化合物的攝取,趙強指出,碳水化合物就是醣,雖然每天攝取量上限為320公克,不過,體重過重者仍應避免攝取過量。
【2004/10/13 聯合晚報】
記者邱德祥/攝影
【記者李樹人/台北報導】
覺得市售食品營養標示像天書嗎?至超商量販店買東西時,可別得太偷懶,只看食用期限,而忘了仔細察看「營養標示」上五大標示,這小小數字對身體健康可有很大幫助。
現行衛生署「每人每日建議攝取量」是以一天2000卡為基準來計算,適用於輕度活動量的成年男性,例如長時間坐辦公室的上班族。
在這樣的熱量標準之下,建議一個人每天攝取蛋白質60公克、脂肪55公克、碳水化合物320公克、鈉2400毫克、飽和脂肪酸18公克、膽固醇300毫克、膳食纖維20公克等。
一般成年上班族女性,一天建議攝取熱量則是1600至1800卡,相對地,各種營養素的建議攝取量就應少一點,這樣才能吃出健康。
首先,看食品飲料的總重量,營養標示的基準是以100公克(毫升),還是以份數為基準,例如一瓶500CC豆漿,每一百毫升(CC)熱量為62大卡,喝一整瓶總熱量就要乘五倍,就有310大卡。比一碗白飯180大卡的熱量高出許多。
除了熱量之外,一般民眾比較容易忽略的鈉、脂肪、醣類等營養成分,也可以透過營養標示中的數字,計算是否攝取過量。
台北馬偕醫院營養課組長趙強表示,脂肪、蛋白質的攝取量計算較為簡單,大約每一公斤體重所需攝取量為一公克,體重60公斤的成年人,脂肪、蛋白質每天攝取量不宜超過60公克。
至於鈉方面,趙強表示,1000毫克等於一公克,一公克鈉等於2.5公克食鹽,如以2400毫克計算,每天食鹽攝取量應低於七公克。
除了熱量之外,怕胖的民眾還需注意碳水化合物的攝取,趙強指出,碳水化合物就是醣,雖然每天攝取量上限為320公克,不過,體重過重者仍應避免攝取過量。
【2004/10/13 聯合晚報】